【心智教學】
師生共成長 攜手喜樂旅

111學年度下學期香光志願服務隊持續於高雄市四所國小,針對三、四、五年級的學生開展一系列心智教學的課程。於112年6月結業,承諾下學年繼續授課,給學生更多的成長機會。

心智教學是由一群熱愛教育的志工老師志願投入的。他們相信,除了傳授學術知識外,培養孩子們的心智能力也很重要。香光志願服務隊志工來自各行各業,他們擁有不同的專業背景,卻有共同的關懷。樂於引導學生,發展思考能力、解決問題的技巧以及培養正確的價值觀。

香光志願服務隊志工老師與學生建立了緊密的聯繫。本學期連續十二週次,與學生探索生命教育的主題,包含正確的意念思惟、問題解決和情緒管理等。心智教學不只是傳授知識,更強調交流和實踐,鼓勵學生們主動參與並運用所學。

心智教學為學生們帶來了很多正面的變化。一位學生表示,在參加課程之前,他遇到困難時感到沮喪,但在志工老師的指導下,他學會了積極的態度和思考解決問題的方法。另外一位學生提到,此課程幫助他激發創造力,並讓他對學習充滿興趣。大部分的學生說,學到平靜心情的好方法,喜歡繼續參加心智教學課程。

這是一門師生共同成長,攜手走上喜樂之旅的心智課程。

z1120617-01

z1120617-02

z1120617-03

聽戒就能受戒嗎?

182_class_cover
在佛法中,聽戒並不即是受戒。佛教重視「心念、思想足以引導行為」的事實,因此一個人若發心求受佛戒,應先了解戒法,然後經由戒師的引導,依循受戒儀軌,發起最上廣大深心誓願,遍緣法界一切有情無情,願依三寶四諦戒法,斷除一切罪惡,修持一切善法,廣度一切眾生,如此感得戒體,就是受戒。如果對戒法不甚了解,僅能以虔敬的心,隨眾懺悔求戒,亦可感得去惡修善的善根薰習。

真正受持戒法,須具足四緣——「戒法」、「戒體」、「戒行」、「戒相」。「戒法」是佛陀所制定的法規;「戒體」是在受戒時感得的,一種源自佛陀,師師相授無表色的薰習功德;「戒相」和「戒行」則是如法執持佛戒,表現在身口意上的行為。因此,聽戒、學戒實影響著得戒和持戒的了解程度,但絕不等於受戒。

◎參考整理自《香光莊嚴》第133-1期「【推薦研讀】在家五戒、菩薩戒相關專文」專輯〈學戒問答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