人文講堂講座課程之五[心靈SPA:瑜珈舒展]

【106年香光人文講座】[學員心得]

人文講堂講座課程之五[心靈SPA:瑜珈舒展]
◎李佩玲

*講座以外的課程之二/心靈SPA:瑜珈舒展

 瑜珈舒展帶領的陳淑時老師,無論是在表達的語言或非語言訊息上,都做了最好的示範。

 這是唯一一堂我沒有做筆記的課程,也做不了筆記!因為,只能在當下,專心與自我對話!

 這是非常強烈的自我溝通、自我對話的課程,如果,當下夠專心的話。

 透過身體的伸展,讓我們有機會與身體對話,覺知覺察自己當下身體的感受,了解自己的進度,不勉強自己,同時也鼓勵自己,是否可以再多一點。

 我很享受這一堂課,即便某些動作不太標準,有些動作可能做不來,但都無損於我在當下的自我對話與溝通,反而讓我在全神貫注的動作中,完全的放鬆!

 在第二天的課程,陳老師帶領我們進入雙人瑜珈課程,這個課程很有趣,但對學員而言,應該是一項挑戰,因為赤裸裸地考驗自己,是否願意與他人溝通,或是把自己關起來,或在過程中,是否願意試著找到方法與他人溝通。

 其實,我自己也曾帶領過類似的課程,對於自己從老師變為學生,我也覺得收穫良多,因為,當下的狀態是什麼,騙不了人的,並不會因為你是學生或是老師,而有差別;只有更誠實的面對自己,才能放下束縛,得到自在解脫!
(精彩課程分享.待續)
lee5-01

人文講堂講座課程之四[與心相會:正念聆聽]

【106年香光人文講座】[學員心得]

人文講堂講座課程之四[與心相會:正念聆聽]
◎李佩玲

*講座以外的課程之一

 講座以外的課程,精彩及實用程度不亞於人文講堂的課程,有些課程是以前在正念禪修時有接觸過的課程,雖然內容相似,但是透過不同法師的帶領,還是有不一樣的體悟。另外,值得一提的是「心靈SPA」瑜珈舒展課程,雖然感覺上與溝通較無關,但卻是一堂最深刻的自我溝通課程。

與心相會:正念聆聽

 我覺得最受用的是自範法師所帶領的「正念聆聽」課程。

 這是我第二次上正念聆聽課程,距離上次見寰法師上課,應該有三、四年的時間!這是我相當喜歡的一堂課,因為真的很好用,自範法師開場即以專注力操讓大家回到當下,雖然是簡單的動作,但很奇妙的是,當下就相當安心在眼前的動作上。

 師父以張忠謀成功的秘訣:「訓練自己接收訊息的能力,願意傾聽,而且聽的懂」,分享一個很會講話的人,不等於會溝通,善於傾聽才能讓關係更美好,才是溝通高手!

 而一般會出現傾聽的問題,主要有以下三種現象:
1.不願聽、不想聽:把心關起來,通常發生在主管、父母身上。
2.沒有注意聽:傾聽,代表對別人的尊重。
3.別人一定要聽我的:只要求、期待別人聽我的,別人尊重我。

 以上是傾聽較易出現的問題,溝通其實是一種修練,下指導棋並不是溝通,真正的溝通是要了解別人,而非說服別人。

 傾聽,要學習「正念」,專注傾聽對方感受、想法及需求。

 光是慈悲的傾聽,全心全意的聆聽,不批評不責怪,支持、陪伴,就能夠減輕別人的痛苦;反之,則對方痛苦將得不到紓解。

 所以,慈悲的聆聽,接納對方的情緒、感受,很重要!接納不代表認同,只是不排斥、不抗拒。

 以下分享正念傾聽的四個練習要點:
1.接納、尊重對方:抱著開放的心,允許對方的情緒表達,不要想改變別人。
2.與對方同在:打開感官,眼看對方,耳專心聽,感受對方,也放一、兩分注意力覺察自己。
3.重述、聚焦:確認對方的需求。
4.說出對方的感受、想法、需求:這麼做,對方就覺得有被關心。

以上是相當有用的傾聽方法,我也還在學習中!不過,很感恩有這些方法,讓我在工作及職場中,能夠運用,能夠修練。

 慈悲就是觀音,讓眾生有機會說出心裡的話進而減輕痛苦,就如同菩薩一般,尋聲救苦,默默傾聽,這樣的正念傾聽,利己利人!
(精彩課程分享.待續)
lee4-01

中國首部翻譯的佛經是那一部?譯者是誰?

香光講堂 【香光答問集】

中國首部翻譯的佛經是那一部?譯者是誰?

 《四十二章經》大約在公元五十七年至七十五年之間傳入中國,是中國第一部翻譯的經典,於東漢明帝時翻譯,譯者為迦葉摩騰和竺法蘭。

42-300 《四十二章經》進來中國,源於漢明帝夢見一尊神,頭上有一環光圈,出現在宮殿裡。明帝跟大臣描述夢境。一位觀察天文地理、預卜吉凶禍福的官吏傅毅呈告漢明帝,此為印度得道者,叫做「佛」。因而漢明帝就派一行人前往尋訪佛法,得遇並禮請迦葉摩騰和竺法蘭,兩位高僧就帶著《四十二章經》前來中國。

 漢明帝為兩位高僧,建造了第一座佛教寺院─洛陽白馬寺,兩位尊者在此翻譯了《四十二章經》。《四十二章經》,全經共四十二章,文體簡潔不冗長。內容包括原始佛教和大乘佛教,涵蓋佛法的大綱,特色是強調實踐,經文精簡扼要,掌握了佛教最主要的內容,因而很快就為當時的貴族及士大夫所傳誦,佛法也因此隨之深入民間,融入中國人的生活。

 附帶一提,迦葉摩騰和竺法蘭兩位譯者,與道教鬥法故事一則。當佛教傳入中國,道教也在中國興起,看到佛教被皇帝朝廷重視,道士就指稱佛教是外來邪說,請皇帝嚴禁佛教。皇帝設壇讓雙方鬥法。道士使用奇門遁甲、畫符令;而兩位高僧只是打坐。彼此的經典就擺在桌子上,端看雙方各顯神通。結果道教的科儀起火燒掉,佛經則安然地在桌上放光。

 佛陀雖不許弟子顯現神通,因為神通不能解決根本問題。但是宗教傳入陌生的地方,有時不是先宣揚教理,而是先展現特殊的不同之處,令佛教能夠扎根、普及。

 在許多高僧大德前仆後繼、不斷地譯經,不斷地播撒種子。他們一方面掌握佛教的根本關懷,另一方面對漢地不同的文化、語言文字、生活習慣,提出融攝、貫通、契理契機的看法和修正,逐漸開啟人們的信心之門。

◎參考整理自《香光莊嚴》第110 期[別冊]<春風化雨> 佛說四十二章經的啟示(一)

【香光尼僧團 106年 結夏安居】

【香光尼僧團 106年 結夏安居】

慈悲喜捨植福田 護法安僧報佛恩
本僧團遵行佛制
自農曆4/16-7/15(國曆5/11-9/5)結夏安居

邀請您
共偕親友發心護夏 廣植福田成就慧命
結夏期間
僧團法師將於佛前 迴向護夏功德主

福慧臻圓 家庭和樂 
並祈 社會祥和 世界和平

明日結夏

明日結夏

立夏

立夏
◎釋見晉

 24節氣的第7「立夏」,在2017年5月5日下午的15點30分。當太陽到達黃經45度,季節轉換,從此告別春天,迎接夏天之始。

 這時,春天播種的植物已經長大。許多詩詞描寫著夏季第一個月──「孟夏」(即陰曆四月)裡大自然的景觀。
 如:明代.高濂《蓮生八戕》說:「孟夏之日,天地始交,萬物並秀。」
 晉末宋初.陶淵明《讀山海經詩》云:「孟夏草木長,繞屋樹扶疏。」
 《楚辭.九章》中,戰國時期.屈原〈懷沙賦〉提及「孟夏」的景況:「滔滔孟夏兮,草木莽莽。」這時,旭日高掛在初夏的天空,草木茂盛地生長,幽深而繁茂。辭中「滔滔」,《史記》作「陶陶」,形容初夏的盛陽,也指長養之氣充盛。

 孟夏的天空裡,太陽赫赫的光暉,充滿十方,在《華嚴經》中用以形容佛的功德無邊際:

「譬如孟夏月,空淨無雲曀,
赫日揚光暉,十方靡不充。
其光無限量,無有能測知,
有目斯尚然,何況盲冥者。

諸佛亦如是,功德無邊際,
不可思議劫,莫能分別知。

諸法無來處,亦無能作者,
無有所從生,不可得分別。

一切法無來,是故無有生,
以生無有故,滅亦不可得。
一切法無生,亦復無有滅,
若能如是解,斯人見如來。」
──《大方廣佛華嚴經》卷19〈夜摩宮中偈讚品20〉(CBETA, T10, no. 279,p. 100, b24-c6)

 經上更說,若能解了一切法並無來處,亦無能作者,故無生亦無滅,則斯人即見如來!

 二十四節氣中的立春、春分、立夏、夏至、立秋、秋分、立冬、冬至,在佛教中被稱為「八王日」。《三藏法數》卷25云:「春秋八王日者,是天地陰陽交代之日也。此之八日,帝釋輔臣,案行天下,比較善惡,定生注死,增減罪福。樂善者若能避禁持齋,致生善處也。」…「立夏,則草木盛長,百物懷孕,是日持齋修道,即能致福也。」
 「立夏」,真是行善致福的好時節啊!

人文講堂講座課程之二[人際溝通的藝術與技巧]

【106年香光人文講座】[學員心得]

人文講堂講座課程之二[人際溝通的藝術與技巧]
◎李佩玲

 主講這一堂課的講師,是臨床心理師張維揚老師,從台灣著名的實務案例分享中,讓我再次扣回重視精神病患溝通的這個議題。

 這一堂課有一個很重要的重點:關係要建立好,才能進入溝通,而溝通也不一定是用嘴巴講,有時,許多非語言訊息也透露出許多訊息。要和人溝通,要先建立好人際關係,要先學會和自己溝通。
 你是怎樣的人決定你如何看待別人!
 我們第一個要檢視的,不是別人,是自己!因為,你的視野將決定你如何看待別人,進而如何與別人溝通。
 除了自我覺察、和自己做好溝通外,很重要的一點是:
 你能否把注意力放在別人身上!
 當你能全心全意與他人連結時,就比較容易走進他人的心,而你的專注也會讓對方感受到信任感與存在感,溝通之橋因此搭起;這即是張老師所提:信任是人際關係的核心價值,而所有的關係都需要耕耘,關係建立,比溝通更為重要,千萬不能忽略。

 張老師分享八項人際關係通則,我覺得很受用:
1.用心傾聽
2.同理心
3.告訴對方現在談話的目的,尋求認同
4.更清楚完整地表達自我(五個我)
 -我看到了什麼?如何看到的?
 -我感覺到什麼?
 -我的解讀/評估是什麼?
 -我想要的是什麼?
 -我希望的是什麼?
5.將批評與抱怨轉譯為「需要」,告知對方若「需要」達成,會有什麼好處
6.多用「開放問句」
7.適時表達謝意與感激
8.把每一次溝通都當成學習與成長的機會

 信任真的很重要,而在失去互信時的處理方式,有以下幾個:
1.道歉
2.自我省思:我為何破壞信任
3.改正缺失
4.花時間致力重建信任
5.用行為而非言語重建信任

 在這一堂課,我學習到第一個與精神病患者溝通的技巧是:
 當對方狀況不好時,先建立關係。(真正的聆聽與陪伴)
 當對方狀況好時,進入溝通。與他分享他在狀況不好時的情形,以及可以怎麼改善。(溝通的態度:真誠)我們經常習慣給人comment,但其實,對方希望的可能是同理,所以,透過問問題,聆聽建立關係,而不是評價。

 聽,其實比說更重要。張老師分享五個聽的層次,我覺得很受用:
1.完全漠視
2.假裝在聽
3.選擇性傾聽
4.積極的聆聽
5.同理心的聆聽

 上述五個聽的層次,也讓自己檢視經常處在哪一種層次,同時,也讓自己牢記,做為聆聽時的覺察,這是個很棒的提醒。

 在最後,張老師提及,建構成功的人際關係,可贏得人心、與人共贏。這讓我想起佛家常說的一句話,「未成佛道,先結人緣」,真的有異曲同工之妙。
(精彩課程分享.待續)
圖、文轉載自:香光人文講堂FBlee3


106年香光人文講座 http://www.gaya.org.tw/blog/gaya/?p=2078

《那先比丘經》釋2──經文段落

《那先比丘經》釋2──經文段落
◎釋悟因

2-21-300 本經有二個版本:一是《那先比丘經》;一是《彌蘭王問經》。前者是從被問者的角度,後者是從問者來顯現,這是兩者間的差異。

 《彌蘭王問經》是南傳的版本,近代有郭哲彰漢譯,《那先比丘經》,是北傳的版本。我使用的是北傳的版本,經文在《大正藏》第32冊,1670B經,頁七O三~七一九。

 正釋經的部分,有三:序分、正宗分、流通分。

 從經文開始到頁七O六上欄,第九行「……最為大快」,這一部分是序分。序分是在鋪陳,說明那先比丘的家世,修學歷程、成就,值得稱說的福德因緣等,之後才進入正宗分。

 頁七一八,下欄的「那先言:『夜已半,我欲去……』」以下就是流通分,而兩者中間的就是正宗分。

 閱讀經典,先作這樣的分段了解,然後再看內文,一段段地讀,一字字地理解。

 本經發生的地點,書上說在「舍竭國」,是兩人相遇的地方,也是論談發生的地方,那時的國王是希臘人,為亞歷山大的後裔,而這兩人間的問難,表示了東西方思想的不同。

 舍竭國是大夏國、大食國,在中亞地方,位於印度西北的邊境。

 頁七O五上欄,從此處開始,作者筆鋒轉向彌蘭陀王身上,說他出生在海邊,「我本生大秦國,國名阿荔散。」(注1)即是在阿荔散的海邊。文中不少說到地理位置,可以查查看,這是很有趣的。


注1:大正藏32冊,頁七一七下欄。

人文講堂講座課程之一[從佛法談溝通]

【106年香光人文講座】[學員心得]

人文講堂講座課程之一[從佛法談溝通]
◎李佩玲

 我非常期待「從佛法談溝通」這一堂課,因為自己本身也講授溝通管理課程,對於如何從佛法談溝通,相當感興趣。此堂課的講師是屏安醫院院長黃文翔,黃院長本身是精神科醫師,在課程中,分享許多臨床經驗與病患溝通時所領悟的心得,並結合佛法的概念,讓人領會溝通意境。

 這一堂課,我強烈意識到自己的不足:
缺乏對於精神病患者所給予的關懷以及正確的態度與對待方式。
或許,這是一個好消息,因為這將成為我下一個學習成長的課題!

 在快速翻轉到天地顛倒的時代,精神文明病越來越多,而我認為,在不久的未來,我們所謂的精神病患或許將變成主流,而自認為正常的我們,或許會成為主流眼中的不正常。究竟,什麼是正常?什麼是不正常,在這一堂課程中,讓我有機會重新省思,勿用有色眼光看待精神病患者、不貼標籤、不預設立場。

 黃院長提及,溝通之前已經有預設價值的判斷與方向,就不是好的溝通。這一點真的很重要,也提醒了我,即使懂得再多的溝通技巧,若在內心已有評斷,就會阻礙溝通的順暢。因為,預設立場的溝通,叫做「說服」,而非溝通。

 如果,能夠覺察地保持慈悲心、無分別心地對待,或許這樣的態度才能跨出溝通的第一步。

 黃院長用一個相當巧妙的比喻,來說明溝通的藝術:
溝通,如同替一群人在同一時空找到適合的位置。當事先鎖定位置的人越多,能真正為他們排出適當位置的難度就越高。

 然而,什麼是最好的溝通?最好的選擇?

 答案則不一定,會因為當時的人事物與情境,而有不同的結果。最重要的是:不要求別人跟我們同一種聲音,真正的溝通是:了解他。

 黃院長提出「理想的溝通」是沒有自我中心的溝通。
要觀照自己的心──應無所住而生其心,這真的是佛法的要義!

 我很喜歡黃院長分享,愛因斯坦晚年的體悟:「每一樣東西,莫不是一種絆腳石,無論任何一個時刻,沒有一樣東西是我必不可少的。」如何看待眼前的人事物,我們有決定權,所以,自己如何看待,就變得很重要。

 黃院長在「佛法與溝通」時提及:當我們內在沒有矛盾衝突,外在的溝通才會暢通,要內在沒有衝突,仍需仰賴修行,溝通也是一種修行,心要能內攝、觀照,才能不斷放下我執、我見,調整修正自己的思想、觀念、態度或是幫別人調整。。(這一點很重要,在此打一下廣告,香光禪修中心的正念禪觀課程,真的很實用,這幾年我從中透過運用,印證這些方法是真的work,幫助我解決大大小小的生命難題)

 而在「溝通的層次」提及,對自己的溝通優先於對他人的溝通,人生哲學的溝通優先於事務性的溝通,要溝通,必須先放下。

 重整上課筆記,自己最大的心得,莫過於覺察,當心不在覺知上時,一切將進步自動導航當中,任憑感覺、情緒支配;唯有回到當下的覺知,才能跟眼前的人事物連結,才能打開溝通之門。
(精彩課程分享.待續)
圖、文轉載自:香光人文講堂FBP2-1060429-lee2


106年香光人文講座 http://www.gaya.org.tw/blog/gaya/?p=2078

自我溝通

【106年香光人文講座】〔學員心得〕

自我溝通
◎李佩玲

 雖然接觸香光尼僧團已有多年時間,但是參加香光人文講堂倒是第一次,我感受到師父們希望透過各式各樣的課程與媒介,讓大家接觸佛法,乃至於提供大眾能夠安住身心的方法與處所,這樣的智慧與用心,令人讚歎!

 我必須說,置身在香光山寺中,即使什麼都不做,也能達到放鬆的效果,這裡的環境與磁場,讓人相當放心與安心,不自覺地就讓人自動與天地合而為一,補滿能量。

 此次溝通管理課程,收穫很多,分為二個部分來談,一是人文講堂講座課程,二是講座以外的課程。

 溝通,既是修行亦是一門很深的學問!只要是群眾生活,我們都離不開溝通,即使是獨處,也必須自我溝通。

 一個懂得自我溝通的人,也比較懂得如何與他人溝通,這是相當符合邏輯的。所以,回歸到源頭,自我溝通就顯得相當重要。

 在自我溝通的過程中,自我覺察是最重要的練習。

 真的由衷感謝香光尼僧團,在這幾年分享許多正念禪修的課程,讓我從中鍛練覺察力,進而能夠對外正念傾聽與溝通。

 如同自衍法師與其他法師在課堂中一直叮嚀的,佛法要拿來用!而我在用的過程中,驗證了,它真的好用!

 十分感恩!阿彌陀佛!
(精彩課程分享.待續)
圖、文轉載自:香光人文講堂FBP01_1060429-lee


106年香光人文講座 http://www.gaya.org.tw/blog/gaya/?p=2078

溝通

【106年香光人文講座】〔學員心得〕
溝通
◎魏淑娟

 參加第二場人文講座:心理成長與生命對話─溝通管理,最大的收穫是對溝通有了更深刻的體會。

 什麼是溝通?讓對方接受我的想法,就是成功的溝通,反之,就是溝通失敗。這是我在參加香光人文講座溝通管理課程之前的認知。

 經過專業老師的授課,了解到溝通有好幾個層面,對自己、對他人、對環境,這些都是溝通的對象。尤其是對自己的溝通,了解自己,面對自己,接受自己,才能有效的與他人,與環境為友善的對於自己身心保持正念,是與自己溝通最好的修行,內在沒有衝突,外在溝通才會順暢。在與他人溝通,先傾聽與同理,學習觀世音菩薩的慈悲心,溝通時不是強行說服,也不預設價值判斷,學習放下我執行這次的學習,讓我了解到每一次的溝通都是修行。
圖、文轉載自:香光人文講堂FB106_0429-02_


106年香光人文講座 http://www.gaya.org.tw/blog/gaya/?p=2078